中国高校科技

“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

 

2021年6月5日-6日,“2021浦江创新论坛——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端论坛”在沪召开。本次高校论坛以“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主题,围绕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在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话政策、高校书记校长论改革、专家学者谈变局、科技一线议转化,就高校如何应对变局挑战、强化使命担当、服务国家创新发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深度研讨与交流。来自全国24个省市、108所国内高校180多位代表参加本次高校论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陆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发表致辞。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重庆大学副校长明炬、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喜、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旦、同济大学副校长童小华、北京科技大学副校长张卫冬出席并作大会报告。出席论坛会议的还有上海电力大学副校长符杨、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刘云海、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石谦等高校、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以及浦江创新论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的负责同志。

本次论坛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在论坛第一部分的开幕环节,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敏致欢迎辞。他指出,当前我国创新的外部环境遇到了严峻的挑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重新思考我国的科技创新,深刻领会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和“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的内涵和实质。 他表示“全国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高端论坛”是这几年来浦江创新论坛聚焦高校科研管理方面的第一个专题论坛,聚焦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高校和高校的科研人员、科技管理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项全新的使命和担当。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在致辞讲话中着重从高校要勇担服务国家的使命、努力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要激发教师的创新创造活力、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大力推动学校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大科研组织管理体系等三方面做了观点分享。

同济大学校长陈杰在致辞讲话中表示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加快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大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效。

论坛第二部分是国家科教主管部门领导的主旨报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作了题为《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主旨报告,指出大学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国家领导人关于一流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一流大学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加快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入研究更有利于转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式。

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副司长邢怀滨作了题为《加强科教协同,推动优化高校创新生态》的主旨报告,指出高校成果转化面临的制约至少有:一是基础研究成果与后续应用研究的衔接仍然存在断点,转化时间长、不确定性大,很难获得资金指出;二是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能力存在短板,缺少专业化的技术转移机构和一流的技术经理人的队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瑞平作了题为《深化科学基金改革,推动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表示国家自然学科基金委员会为新时期科学基金改革提出了三大核心任务、六个机制、两个重点,从申请和评审机制、多元投入机制、重大项目立项机制、人才资助体系、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和推动资助成果应用等出台具体改革措施。

论坛的第三部分是高校校长主题报告,重点围绕科技创新、体制改革与成果转化。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作了题为《工于大器,医泽天下——构建医工交叉创新体系》的主题报告,医工交叉应以需求为导向,推进高校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替代方面的作用;建立跨学科创新机制和模式;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闭环,探索科技成果多元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