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将书桌搬到田间地头 用科技创新成果助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杨明副教授暑假经常出差,这个暑假也是一样。自7月13日假期以来,他先后奔赴四川宝兴、万源、德容、雅江、巴塘等5个县(市),跨越川东、川西,为各地养蜂人提供技术指导。
7月,杨显然带着6名学生来到四川省万源市红旗村。由于中药材资源丰富,可作为优质的蜜源,红旗村发展了养蜂业。几年前,因为一个科研项目,杨显然在当地做了两年的研究。项目结束后,当地人一直与他保持联系。
在红旗村,杨明清楚地注意到,一些养蜂人不知道如何根据不同花蜜源的开花期来调整蜜蜂的蜂群(蜂群强度),导致蜂蜜产量低。在对养蜂人进行技术指导时,杨特别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一些养蜂人突然意识到“之前养蜂过程中一直存在但被忽视的问题”。
杨明明表示,养蜂业虽然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行业,但近年来,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养蜂业越来越普遍。许多地方因地制宜发展养蜂业,对养蜂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显然杨经常接到各地的电话邀请,养蜂人,各农业科技部门的专家,农村基层干部……遇到技术问题,都会向这位蜜蜂研究专家求助。
农村基层对技术的需求有多大?杨明明说:“不去上课,每天出差都得干。”暑假成了他下田的最佳时机,科技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统计显示,在宝兴县,养蜂农户比过去平均每年增加9010元的收入。在万源市,农民养蜂收入也每年增加70至1.2万元。
显然不仅是杨,同事们的暑假也不容易。杨明明说,研究兔、牛、猪的同事,经常会得到各地的技术帮助。责任。
“2021年,江苏省句容市代庄村第一季越光有机再生稻收获!”轻巧紧凑的收割机驶入代庄南庄自然村的稻田,在田间前行、转弯灵活。
价值30万元的两只“小铁牛”是新型水稻联合收割机。它们是江苏大学为代庄月光有机再生稻量身定做并赠送的。 “实际”举措之一。
“看看吧,轨道收窄到只有35厘米,切割宽度加宽到2.8米,保证了小体积、低滚动、高效率。”收割机研发者、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李耀明教授介绍,经过4年多的研发和测试,团队与世界农机共同研发了这款低收割率联合收割机。
根据水稻种植和收割的实际情况,李耀明团队进一步加宽了切割宽度,缩小了轨道,让机器口“更宽”,脚“瘦”,身体更轻.这样保证轧制率只有25%,是传统机型轧制率的一半,增产效果更好。”
今年3月,江苏大学搬迁学习教育党史给奶业大学。除了捐赠两台庄庄领域的收割机外,还组建了雅孚智能农机创新服务团队,实时跟踪服务。
"学校农机,我们帮代庄解决收割难题,努力做好事,做好事。”江苏大学党委书记袁守奇说,贯彻落实为“我做实事为群众。”用科技创新帮助农民丰收、促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越光米非常有名,种植这种水稻是当地农民的渠道之一s 以增加他们的收入。但受台风影响,今年越光米出现小幅下滑。作为代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研究员,赵亚夫一直担心对产量的影响。不过,看到“小铁牛”的现场操作,他又有了信心。 “第一季亩产估计在650斤左右,第二季按去年200多斤计算,今年可能增至300多斤。”
收获现场,李耀明一直蹲在田里检查。他指了指收获的稻田,很是欣慰:“一巴掌,田里剩下的稻粒不超过5粒,比普通收割时机剩下的20粒还要多。收割的减少一样多”
“两季稻的经济效益可以达到农民每亩纯收入3000元。”赵亚夫对一天10亩的收割效率也很满意,他说,有了这样的收割助手,明年代庄还要种越光水稻,面积从500亩增加到1000亩,需要3- 5年在句容开发15000亩月光有机大米。
开展免费咨询,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为老人讲授疾病预防知识……让青年学子发挥才干今年暑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组织开展了“三回乡”社会实践活动,共计235支志愿服务队、2200余名师生奔赴全省各地。国家。
在黑龙江省延寿县嘉欣镇新建村,社会实践组的学生走访患病村民家中,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建立健康档案。他们通过微信群建立“云医疗队”,让医学专家、在校医学生和村民建立长期联系,为患病村民提供远程会诊、用药指导、健康咨询等服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