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科技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打造大学成果转化的“苗

 

——科研成果转化难点并非都集中在“最后一公里”,可以说存在于从0到1到100的每一个环节

——科研成果转化是不同学科通过跨学科共同解决问题的实践

——大学需要有完整体系,通过早期孵化,把实验室技术“翻译”成企业能看懂的“样品”,增强产业投资的吸引力

——大学科技园要尽可能地让“成果种子”成为有一点枝叶冒出来的“幼苗”,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

穿过上海大学宝山区校门前的上大路,即可抵达环上大科技园。这片科创热土成立一年来,先后吸引132家科创企业落户,目前已有24个代表性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作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和区域创新创业“核心孵化园”,过去一年,环上大科技园利用宝山区50亿科创母基金和环上大科技园“黄金十条”专项政策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大学作为创新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大学科技园往往比邻大学而建。“比邻”的好处是什么?如何充分发挥这种近水楼台的优势,助力科技成果跨越转化的“死亡之谷”?可以说,如何把纸变成钱是一个困扰学界、产业界的老问题。“要真正从源头上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必须对转化的症结作出精准判断,然后精准施策。”日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从1到100需要大量“看不见”的投入,很多环节实非教授们所擅长

文汇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一直困扰着科研界和产业界。您认为其中有哪些亟待突破的地方?

刘昌胜:打通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这句话耳熟能详,形象反映了成果转化之难,但也从一个维度说明,很多人对成果转化难在哪里并不十分清楚,或者说,还存在一些“误解”。转化的难点到底是不是都集中在这“最后一公里”上?就我个人的观察来看,恐怕不完全是。

须知,科研人员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变成一篇论文,通过论文的形式宣告自己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新发现,这个过程叫“从0到1”。成果再走出实验室、走上转化之路,这个过程就是从“1到10,再从10到100”,可以说,这段路是漫漫征途。科研人员对于做科研驾轻就熟,但对于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的转化路,其中的风险、困难,他们常常知之不够,准备不足。

不妨设想一下。A教授在实验室历经摸索,发明了一种新材料,或许可以造出一个目前市场上还没有的杯子。但在成果转化阶段,他可能会遇到一系列从未碰到过的问题。比如,工艺放大就是一道坎。他能保证在中试阶段,做出来的成百上千个杯子品质如一吗?在中试以及扩大生产时,很多具体环节涉及工程技术,这是一个专门领域,且非教授们所擅长。再者,就算工艺放大的问题解决了,但是产品成本太高,又该怎么办?融资怎么融?这一连串难题,很多是教授从未想到过的。

由此可见,现在大学实验室里或许躺着很多“0到1”的原创性成果,但要接续完成后面的从“1到10,再从10到100”,不仅需要真金白银的资金投入,还需要难以估量的“看不见”的科研活动,除了科学问题,还面临复杂的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这些单单靠科研人员难以解决。

这一系列难题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一部分难题的化解,就落在大学科技园身上。可以说,在成果转化方面,大学科技园承担的角色至关重要。

文汇报:在您看来,大学科技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刘昌胜:先打个比方。一项科技成果好比一粒“种子”。光看小小的种子,即便是产业界专业人士,也很难判断它能否长成参天大树。所以,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初一步”,特别需要专业平台和机构帮助其早期孵化。

大学科技园好比是“苗圃”,主要功能是尽可能地培育种子,根据每粒种子的需要,施以养料,精心呵护,使其尽可能成为有些枝叶冒出来的“幼苗”,让更多人看到它的价值,继而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投入。

简言之,大学科技园要把有效的社会资源整合到同一个平台上,技术成熟、资金到位、人才聚集,方能真正培育更多硬核科技的参天大树。

目前,按照“校内研发+环上大转化”模式,上大科技园一方面充分整合学校科研资源,大力培育和集聚创新型企业,另一方面,也着力利用周边区域空间及资金资源,聚合环上大地区优质研发力量,吸引行业资源和社会资本,建设成果转化新平台,积极整合技术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形成产业集群。